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正文
市民带娃参观深大被拦,大学校园开放与否该听谁的?| 新京报快评
来源:新京报评论  时间:2023-05-09 13:16:13
字号:
大学校园开放与否、怎样放开、开放到何种程度,都应该是在其特殊性和公共性之间折衷、平衡之后做出的科学决策。

▲3月8日,游客在武汉大学赏花。图/新华社


(资料图片)

文 | 公羽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一名男子带孩子欲参观深圳大学时被保安拦下,随即拍视频发到网上。此事也引发了舆论对于疫情后的大学校园该不该完全开放的再一次热议。

反对者认为,一旦完全开放,势必带来校园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增多、管理成本提高等问题;而支持者认为,大学毕竟是国家建设的,有服务公众的义务,封闭不利于知识传播和资源共享。如果只站在各自的立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恐怕永远难以达成一致。

相比于一般的公共场所,大学校园仍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开放与否、怎样放开、开放到何种程度,都应该是在其特殊性和公共性之间折衷、平衡之后做出的科学决策,而不是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大学的特殊性,首先在于它承担了国家重要的高学历人才教学和科研职能,这让大学校园有别于一般的公共场所、旅游景点。

长期以来,大学内部的各项活动、事务,也都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为前提。大学校园,尤其是教学和办公区域,在更多时刻必须是安静的。试想,一旦不加限制地完全放开,工作日大量涌入的游客频繁在教室、实验室等区域走动、交谈,很难不对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影响。把保持安静寄望于全体游客的高素质参观,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大学的特殊性,也在于它是众多学生和老师的生活空间,众人的食、住、行都有赖于各后勤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井井有条。

以饮食为例,大学生因有国家补贴而能享受相对低价的餐食,也因为低价,大量游客、校园周边的居民会常常到大学食堂来借卡消费,高峰时期食堂一座难求,这也使下了课的同学很难及时吃上热乎的饭菜。

在大学校园里生活,本应该是安心的;将师生“控制游客数量”的诉求归咎于自私自利,或言“今天的师生也是临时过客”,多少显得不近人情。

大学的特殊性,还在于它聚集了一批涉世未深、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青年学生,这也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高校学生曾反映,即使有条件的开放后,带着电脑去教室自习期间,因为陌生的面孔多,上厕所、接水都不敢离开太远;晚上下课回寝室的路上,若没有同学陪伴,也会多几分慌张。而且,社会人士无条件自由出入无疑也增加了女性等人群在校园内的安全风险。

对此,很多高校已实行的预约制参访,让每一位师生都有权限实时邀请、审批亲友入校,访客可刷身份证进校,既便捷,又能知道每一个进校人员的身份,多一份安全感,值得更多高校推广效仿。

有人可能会说“疫情前的大学校园就是完全开放的”,这也并不准确。以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为例,2013年前后很多学校就尝试在保持校园主体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对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等区域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

这样,将公共区域和特殊区域区分开,公众和师生各取所需,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

当然,高校里有部分极具公共价值的人文空间,比如艺术馆、博物馆,这些地方尤其应该对外开放,既能让社会共享部分优质教育资源,也能彰显大学的品牌和气度。对此,不少学校都做出了“特事特办”的积极尝试。

比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就在清华东路上单独设置了对社会开放的校门,今年初已经迎来了开馆后的第250万名参观者。

在维持校园安静、安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完全开放,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分时段、分区域开放,可能是疫情过后更贴近现实的情况。社会公众也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体谅,在校园开放问题上,切莫忽视了大学,以及身处其中的师生的感受。

撰稿 / 公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陈荻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