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知识 >  > 正文
田野新语|能人回村“后勤”保障问题亟需解决
来源:农村大众  时间:2023-08-31 15:57:45
字号:


(相关资料图)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笔者在采访中看到,很多返乡发展的村干部利用自己的特长、经验和资源等,在村级事务管理、乡村发展和化解基层矛盾时更得心应手。像是济宁市金乡县“95后”驻村书记朱家宝,所学市场营销专业,又熟悉网络,通过直播卖桃帮村民解决了农产品市场的难题,让桃农致了富。还有泰安市退役军人董仲林,以军人雷厉风行的风格,带村民将经济落后的山村,治理成了幸福和谐的“山东省美丽乡村”。

同时,笔者也发现回乡能人“施展拳脚”仍存在一些难点。首先是回乡人才对于乡村的新环境、新需求的适应问题。例如,大学生返乡担任村干部,由于人生阅历不足,沟通交流不到位,加上对基层工作不了解,造成的工作难以推进。

其次,有些能人长期远离农村环境,对村里基本情况不了解,而有些村情况较复杂,回村能人如果无法妥善处理相关矛盾,就难以树立威信,谋发展、做实事都无从下手。此外,回来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村干部的基本公共服务怎么保障,也关系到他们能不能长久干下去。

这些都要求地方把《方案》落地,采取更多办法,让在外能人肯回来、留得住。首先,可通过强化班子配备,加强下派帮扶、加大考察关爱等多种方式,让能人回来后融得进去、干得踏实、干出成绩。其次,还可出台相应的举措,像临沂市罗庄区就出台“四雁工程”政策,对于归雁进行资金与政策上的支持。最后,还需要户籍、土地、医保等制度跟进,保障好返乡能人的后勤。

这样,让返乡村干部没有后顾之忧,肯回来、能留下,才能把他们的新思路、新方法带到乡村治理与发展中,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李兆兴

标签: